放映故事——飞天电影走进千家万户
2018-12-26
提起农村电影放映员张效敬的名字,太平镇的广大观众无人不知,无人不夸!八年来,他坚持用一片忠心和工作热情为人民群众放好每一场电影。他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感动了每一位观众,成为人民群众心目中的优秀放映员!
青草平凡,却成就了山河的碧透春意;
碎石平凡,却铺就了条条通天的大路。
生活中许多平凡的人却有着不平凡的事迹,创造着不平凡的业绩。
张效敬,男,53岁,党员。无论何时何地,他始终坚守信念,心素如简,以耿耿丹心谱写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对放映事业的无限热爱,为村民给予了无私的帮助。自从2011年踏上电影放映之路,张师傅就一直坚守着“要为群众带去文化娱乐”的信念,默默地将自己的热情挥洒在农村电影放映事业中。在当地,张师傅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最热心的放映员”。
一、牢记使命,爱岗敬业,扎根于农村放映这片沃土
生于斯,长于斯,他对农村以及传统文娱有着深厚的感情,更深知农村的文化生活十分匮乏,群众的文化知识低下,业余生活很单调。如今,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在我国大地上繁荣发展,国家在大力提倡重视“三农”的同时,也更加关注 “三农”之根本——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要想本地农村改变旧面貌,首先要改变群众的思想观念。张师傅知道作为一名放映员,可以通过电影让农民群众直观感受到新的观念,接受新的文化洗礼,还可以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因此,他牢记自己的使命,把服务群众作为自己的目标,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地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
二、 爱岗敬业,执着地坚守
随着电视和网络的兴起,农村电影市场正日趋衰退,并且农村放映工作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很多人都不能忍受这样艰苦的工作条件,有的放映员干了一段时间就会放弃。但张师傅不同,他在太平镇的山路上一走就是八年,他的足迹遍布了太平镇和邻镇的几乎每个村落,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如果不是强大的信念和超强的执行力,又是什么能支撑他走过这数万个放映的日日夜夜呢?
三、 乐于奉献,传播传统文化
近年来,张师傅在党和国家政策宣贯的影响下,也慢慢接触学习并热爱起了广场舞这项适合全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为了将这种文娱精神带进更多的村庄,带到更多的群众中去,在放映过程中,根据群众的需求,张师傅牺牲自己的个人时间,多次提前到达放映地点,支好幕布,立起放映设备后,就开始教当地的村民们广场舞。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他教会了太平镇的大塬、老庄、丁岘、俭边和平泉的平边、麻王、寺沟、王咀、景塬等十来个村庄的广场舞爱好者。
跳起了时兴的广场舞,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张团长"。不光如此,在春节期间的民俗文化活动“耍社火”中,张师傅更是贡献了自己强大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和号召力,带着一众村民,冒着天寒地冻的天气,在简陋的铁皮房里,在空旷的黄土地上,排练出了数十个活色生香的社火节目,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张师傅的小半生是平凡的半生,但他的事迹却感动着脚下的土地。他跋山涉水,为乡亲们放映电影而不停奔波,他教习广场舞,组织带动排练文娱活动,给乡亲们带来了知识、带来了欢乐。他不断为满足农民群众的生活精神文化需求而不懈的努力着,把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献给了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是我们当之无愧的“优秀放映员”!
(第五工作站 投稿)
上篇:
下篇: